目的:应用玻璃纤维法进行体外嗜碱粒细胞激发组胺释放试验(BAT),协助诊断屋尘螨过敏原,完善过敏疾病的诊断方法。方法:选择40例临床诊断为变应性鼻炎的患者,分别应用3种方法:屋尘螨皮肤点刺(SPT)、ImmunoCAP屋尘螨特异性IgE(sIgE)检测、玻璃纤维法BAT,检测屋尘螨过敏原。因未能进行体内激发试验,故该研究以病史、体检和(或)sIgE阳性做为金标准对照,评价玻璃纤维法BAT检测屋尘螨过敏原的特异性和敏感性,评价其临床应用意义。结果:40例患者,BAT检测屋尘螨过敏原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60.9%和88.2%,SPT与sIgE敏感性分别为87.0%及73.9%。BAT与SPT、sIgE检测的相关性分别为0.67(P<0.05)及0.55(P<0.05)。BAT的准确度为0.47,阳性预测值为60.9%,阴性预测值为88.2%。与金标准比较,BAT、SPT、sIgE 3种检测方法的Kappa值分别为0.47、0.86、0.71。结论:玻璃纤维法BAT诊断屋尘螨变应性鼻炎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,与SPT及sIgE相关性较好,可做为过敏原诊断的有益补充,但与金标准一致性弱于SPT及sIgE,其临床意义尚需进一步研究探讨。
首都医学发展基金资助项目(No:2009-3121); 丰台区卫生计生系统科研项目(No:2015-03);
嗜碱粒细胞激发试验;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; 屋尘螨; 过敏原;
10.13201/j.issn.1001-1781.2018.05.011
R765.21
手机阅读本文下载安装手机APP扫码同步阅读本文
即刻使用手机阅读

扫描二维码下载
"移动知网-全球学术快报"客户端

打开“全球学术快报”
点击首页左上角的扫描图标
扫描二维码
手机同步阅读本篇文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