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1950年以来的国际反贫困研究,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:侧重内涵分析和指标建构的前理论时期,侧重理论探索与生成的理论化时期,以及关注主体互动和要素互动的后理论时期。本文以贫困内部主体、贫困外部主体和反贫困要素互动为基本线索,凝练出对"人的可持续发展"的关注,是构成国际教育反贫困研究理论生成、主题多元、模型建构、路径探索的内在逻辑,并由此探究其对我国教育反贫困研究与实践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。
基金资助:
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“互联网经济下少数民族特困地区扶贫脱贫扶贫脱贫模式创新研究”(17XMZ031); 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全国民族教育研究重大课题“三区三州”特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特殊困难与对策研究(ZXZD18002);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攀登计划重大培育项目“西南贫困地区教育扶贫脱贫扶贫脱贫困境调查研究”(2017ZDPY05);
- DOI:
10.14138/j.1001-4519.2019.04.008010
- 专辑:
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
- 专题:
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
- 分类号:
G511
引文网络
相关推荐
- 相似文献
- 读者推荐
- 相关基金文献
- 关联作者
- 相关视频